許多投資人在投資路上並未正視及好好規劃過自己投資時的資金配置,以至於不少人習慣歐印同類型的股票,導致資金變化常常過於極端,不是極好就是極差。本文以企業生命週期的角度向投資朋友介紹該如何簡單了解配置方法。
一般企業的生命週期可區分為:初創、成長、成熟、衰退四大階段。當企業進入成長期,為求迅速擴張,才可能會選擇以發行股票方式向公眾投資人融資,因此投資人在購買股票同時,得會看發行股票的公司有無成長前景,再決定是否要投資。
.研發支出高,市場評價會更高
在此成長時期的公司,所投入的研發支出或資本支出,會是投資市場較為關注的焦點,普遍認為,企業願意提高研發費用,提高技術條件優化產品品質,創造的效益能幫助企業獲得成長,因而有投資價值,願意用較高的評價替公司估值。
.研發支出產生的盈餘波動遠大於固定資產投資
成長期公司比起成熟公司,缺乏市佔率及規模,因此會不斷投入新的投資案,想辦法提高營收規模,若投資案發展順利,往往能給公司帶來很高的成長性,相反失敗則會對公司造成重傷。而公司開始規模壯大時,會慢慢進入成熟期,本金大,投資固定資產比自己在外拚搏還輕鬆穩健。因此,成熟公司明年後年盈餘波動會越來越可預測及控制。
.經營層風格吸引不同風格投資人
成長期公司為求擴張,積極面對風險,經營團隊的風格容易吸引到相同特質的投資人入股投資,年紀及風險偏好程度會是重要的投資因素。相反,穩健經營的成熟公司則會吸引到比較年長或是風險規避者的喜愛。在投資前,我們應該要認真審視自己,依個人偏好按比重配置投資資金。